职场第一批90后30岁倒计时

2020-04-29 18:01:562145

打破“社会时钟”


拥抱不确定性


#第一批90后30岁倒计时#!


90后迎着互联网而生,也成了互联网话题的偏爱者。近来,90后再次被猛一扎心,惊叹“真的要30岁了”。


30岁是道坎儿,自古就被赋予了很多期待,所谓“三十而立”,“立业”两个大字首先就摆在了年轻人眼前。


反观职场江湖,今年对年轻人似乎也并不“友好”,依旧延续着去年以来的“寒意”,“某某单位整个部门被砍掉”、“某某企业裁员30%”、晋升无望、薪资增幅降低、副业刚需、加班过劳等悲观论调,充斥着整个舆论场。


如今的“立业”是不是背负更多几分的焦虑和艰难?据领英大数据总结的2019年职场趋势盘点可见,今年就业市场新开放职位和跳槽人数均比往年出现下降趋势,薪酬增幅也明显放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跳槽or转行or求稳?领英数据显示,职场人开始比以往都更积极主动寻找新机会,不甘坐以待毙,敢于驱动自己做出更有利的转变……


1转行没经验?


主动延展“认知域”


“你也开始做保险了?”这是朋友知道Wu转行后的反应。

两个月前,他还在互联网公司做内容,如今已转行成为保险人。“从内容领域跨行到保险领域,是个大冒险,需要接触更多人,需要更了解行业,也需要学会如何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但我希望让工作经验滚起来,为自己做更长远的打算。”


互联网“裁员潮”汹涌而来,职场人越发需要保护好自己。Wu提前做出了风险预判,大环境洗牌下,他发现此前所处领域赛道有限,或将面临被淘汰,所积累的经验也或将无太多用武之地。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出击”。


“我投有重疾险,我认为保险行业符合当下人对健康投入增多的趋势,且存在很大信息鸿沟,是件值得尝试的事。”Wu决定转行也不是脑子一热,而是提前近半年就在与行业人沟通,通过各种职场社交平台了解相关行业信息,主动延展“认知域”,在充分考量的前提下决定转行。


或许在大众看来,Wu的决定依旧有些“冲动”,因为他会面对收入不稳、行业技能不足等很多不稳定因素,也需要独自应对带来的风险。“其实我提前也预估到了风险的存在,但依旧想在30岁前拼一把,这是综合考量的结果,这份工作的经验以后对我会有帮助,不会让时间打败我。”Wu坚定地说。


90年出生的他,处于“奔三”第一梯队,在父辈看来就是要稳定下来的年纪。但这些年轻人却越来越敢于打破以往的“社会时钟”,主动求变。


领英上有这样一组数据,2019年开启“隐身求职”功能的职场人超20%。是的,谁也不想贸然转行,成熟的表现就是做足准备。也因此,越来越多人积极活跃在这类职场社交平台,通过领英真实的职业档案看行业从业者的发展履历,或了解行业趋势和行业必备技能,又或在平台上与行业人交流。


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这些年轻人敢于重置人生,也为选择带来的后果做好了准备。



2行业在淘汰能力不足的人


持续学习才是职场“重头戏”


“30岁是人生最美好年华的开始。”Lisa说。


与Wu相比,Lisa更快一年奔三。30岁这一年,她给自己打满分。对于“年龄危机”,她没有那么强的感受。“年龄增大其实是件好事儿,30岁,阅历、认知、财富、自信及工作经验都累积到一定水平,会发现越来越多可能性,了解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有更多积累拥抱不确定性。”问到Lisa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她说因自己的生命被别人照亮过,她也希望就像光一样能照亮更多人。


给予Lisa拥抱不确定性底气的就是持续学习的能力。



6年职业生涯中,她就在不停学习。求学期间,她主动接触产品市场拓展,帮中国企业走向国外,也由此坚信自己对美好产品挖掘的渴望。2016年她进入到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喜欢现在的工作,兴趣所在。”她说。


为提升职业竞争力,持续学习中,她愿意为知识“付费”。比如在内容平台选购课程,培养商业逻辑;比如通过职场内容平台学习新资讯、输出观点,“每天读别人思考的问题也是在学习,最近我就在领英上输出自己的想法,研究其他人的思想,在碰撞中拓展思维边界。”



“知识不是越来越值钱,知识是一直都比较值钱。”最近,lisa在领英上写道。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Lisa将职业和兴趣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她说,职场人应该对未来抱着开放的心态,跳出舒适圈,不给自己设限,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虽说大环境挑战增多,其实更新换代也随之而来,不适应时代的行业正在被淘汰,新的增长点也在孕育,整个趋势其实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这其中,职场人也应更清醒地认识到,能力不够强的人将会随之被淘汰,持续学习才是职场“重头戏”。



3 寻找人脉


也让自己成为有价值的人脉


职场,也是一张巨大的人脉网。


商业合作关系决定着每个职场人都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人脉也是职场人重要的资源。但是即使微信好友好几千,也不一定是真正有价值的“人脉”,有些人就更懂得如何拓展。


留学归来的刘罡在找工作初期,果断放弃了更为稳妥的工作,选择了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天使投资机构。这源于其假日回国期间,不断与行业人交流的结果。他通过专家交流平台,预约不同领域的行家面对面交流,偶然间了解到这家天使投资机构。回国后他综合考虑,选择了这支虽成立不久,但创始合伙人却很资深的天使投资机构,从实习生做起。


“刚入职时没有创业者、资深行业人等人脉资源,拓展人脉是个挑战。”刘罡说,通过各种新闻资讯、专家交流平台或职场社交平台,他积极与人实现连接。


在领英上他主动与同行及创业者建立联系并积极交流,“领英是个国际化平台,可以与谷歌、Facebook等全球顶尖公司的人去交流互动,也能找到很多志趣相投的人。”刘罡说。


他心中一直有着“用科技推动社会”的坚定信念。3年间,凭着在科技风险投资领域的敏锐性和努力,刘罡迅速成长为机构骨干。“都在说‘寒冬’,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周期性特点,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应接受挑战,等到‘春天’到来,活下来的会更好,但前提是不断锻造肌理。”几年浸润,刘罡对当下的市场有了自己的理解。


今年27岁的他还凭借优秀的表现,被评为2019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他说这是一种鞭策,要积极和高手过招,适当独处,屏蔽嘈杂的声音寻找机遇。


这是这个行业需要的本领,其实也是当下年轻人需要的一种职场观:寻找有价值的人脉,也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有价值人脉”。



4 建立个人职业品牌


“机会自然会找到你”


“日子过得太快,转瞬已在指尖和键盘的 Coding 声中溜走了五年,我也从青涩的小伙转身成为一个女娃娃的爹,也从略带内向的毕业生进化成了既能码又能撕的‘胡子大叔’。”李靖在领英上回顾自己五年职业生涯时写道。


都说近两年和未来两年会是90后最忙的时候,尤其是忙着结婚、生子。此时,不仅有工作压力,生活的重担也爬上肩膀。


92年出生的李靖,成家立业两件人生大事在还没迈入30岁之前就已完成。近一年,他努力挤出更多时间陪家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给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李靖说。


家庭和工作两个二维世界,交叉在90后的人生坐标轴上,是他们新的人生课题。这些年轻的职场人,工作或许可以不“稳定”,但却需要更安稳的家庭生活。为此,他们也愿意付出更多、做出更多样的选择。


李靖就选择了让自己更有价值。作为前端技术人员,面对行业的变化,他保持着一份内心的淡定,他认为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始终要坚持自己的职场习惯,不急功近利,逐渐建立个人职业品牌。“现在很多有难度的事,我会放在五年这个视野下去观察,不急于求成,控制好风险,事情大概率就会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李靖如是说。


这是打破个人发展局限的一种选择,他认为技术人员不能只会敲代码,还要学会表达,他就坚持在技术和职场两个方向上进行价值表达。关于最近领英上“坚持过的好习惯”的话题,他写道:“在输出的过程中,也会经常收到有价值的反馈,从而让我更进一步地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会阅读大量的素材以提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近两年来,他持续在领英上输出观点。“只要有价值或见解的观点,很容易被同行和相关行业人注意到,有深度的互动也可以促进和提升自己对行业的理解,慢慢地建立起了自己在行业里的影响力。”李靖说。


这也是当下很多年轻人都向往的职场理想状态。当不断影响别人时,就更容易被看到。正如李靖所说,哪怕有再多不确定性,机会也会找到你。


职场如江湖,对正在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无论是初入职场时懵懵懂懂,还是“而立”之年危机四伏,都需要掌握职场生存法则,审时度势、“武装”自己。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故步自封难以长久,必须要发挥自驱力,向阳而生。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及领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