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1 09:32:543984
岗位标准化建设工作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巩固业务管理基础、提升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岗位标准化建设,是指通过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职责权力、运作流程进行整合提炼,并将各项具体实施要求融入岗位工作标准中去,从而可以实现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协调有序开展的目的,达到岗位人员按工作标准进行业务操作的理想状态。
岗位标准化建设框架应至少包含岗位职责、岗位风险识别、岗位工作规范、岗位工作流程、岗位考核指标等五大核心内容。
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是要明确岗位基本信息、工作任务、权限范围、内外部协调关系、任职资格、岗位特征信息等,是岗位标准化的基础。
在梳理岗位职责之前,需要首先明确部门的职能及业务定位,清楚部门承担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说,只有组织结构清晰,部门定位准确的前提下,岗位职责的梳理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否则,岗位职责梳理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谈起。
岗位风险识别
针对每一项岗位工作任务,充分结合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岗位技能、行为安全、作业现场以及应急处置等方面要求,对岗位各项工作任务的操作规范、工作要求进行描述,明确涉及的风险及相应控制措施。
一般从协作效率、经济损失、公司声誉等维度,通过划分不同风险等级开展风险识别活动。将工作中具体任务或行为进行归类整理,从而建立岗位风险识别信息库,在工作中起到预警、警醒及指引的作用。
岗位工作规范
岗位工作规范应包括岗位涉及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工作程序描述、操作规范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
岗位工作规范的核心是任务程序,对任务程序按照工作步骤进行分解和说明,并明确应用系统和时限,达到逐步细化工作执行规范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清晰输出或输入业务表单、制度法规及相关术语等内容。
1.业务表单
指的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产生或者固化下来的各类表单。通常表单可以是申请汇报类的报告,也可以是生产统计中的数据表格,甚至是对外洽谈业务的合同。
2.法律法规及制度标准索引
与工作任务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及制度标准,一般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岗位工作规范中,应当加以说明,并注明引用出处,建立索引。
3.相关术语及定义
这里的术语一般是指在本行业内约定俗成或通用的专业名称,如“津补贴”;也可以是本企业特有的专有名称,如“荣誉金”。
岗位工作流程
按照流程绘制标准,将关键工作任务的工作程序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用流程图的形式绘制,并明确各个关键节点。一般,建议使用VISIO工具进行流程绘制,确保流程的规范性及界面的简洁。
岗位考核指标
岗位考核指标是本岗位在工作中应当被考核的内容。可以通过组织定位的分解,梳理出关键指标。对本岗位涉及的指标尽可能穷尽,可以建立相应的指标库,以供岗位日常考核采用。
岗位标准化建设需要相应的实施保障,来为执行落地保驾护航。主要从顶层设计、达成共识、反馈与调整机制等方面着手。
顶层设计
建立完善的组织岗位管理体系,是岗位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否则地基不稳,岗位标准化建设无从谈起。
达成共识
在企业整体范围内建立落地实施的共识。要求全员参与,员工既要参与梳理的过程,也要负责实施与经验总结。每名员工都是岗位标准化建设的主体。
反馈与调整机制
反馈与调整机制是岗位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岗位标准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提升。
2025-04-30 16:31:201331
2025-04-09 16:39:451442
2025-04-08 13:59:241454
2025-03-26 10:37:191670
2025-03-25 11:41:531549
2025-03-14 10:39:581642